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十四章 黑木耳换米(二)(2 / 2)

“我需要人看守粮铺。”

周子轩找来了骆勇男,告诉他,自己通过朋友,调来了十万斤大米,准备救济流民。

“有了这批大米,流民的饥饿状况会改善。”

骆勇男对周子轩的救民之举很欣赏。

“可我们要防备那些奸商们下黑手。一是明抢……”

骆勇男马上说:“我让总兵调一个千户过来,保护粮铺的安全。我的人也派一百人在仓库四周。”

周子轩对这个方案认可:“第二,防备那些奸商派人来购买,拿回去屯粮。从而让我们的行运功亏一篑。”

“这样,你安排人去流民集中地,散布消息。让他们来我们粮铺,三十斤新鲜的黑树耳可以换一斗米。”

在前世的记忆中,周子轩知道襄阳与南洋有一宝贝。

那就是黑木耳。

襄阳是全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,是驰名中外的“木耳之乡”,其色鲜、肉厚、朵大,质优、营养丰富。这里的黑木耳“形似燕,状如飞”,又被称为燕耳,有山珍之王的美称。

二十一世纪,襄阳的黑木耳,在国际市场上一直畅销之衰,远销美国、西欧、日本、新加坡等37个国家和地区。现已成为川、陕、鄂三省重要的黑木耳集散地。

周子轩就是准备将这些黑木耳销到二十一世纪。

这可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黑木耳啊。

在二十一世纪,黑木耳誉为“素中之荤”,不仅有很高的食用价值,同时作为国药补品之一。黑木耳味甘甜性平,具有延年益寿,克化绒毛、调节神经、补气血、润肺、止血之功效、对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症有疗效,还有能防治癌症,提高机体免疫力,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。

可是在现在的明朝,没有人去吃。

主要是,新鲜的黑木耳不能直接食用。

因为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的光感物质,人食用后经太阳照射可引起皮肤瘙痒、水肿,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。干木耳是经暴晒处理的成品,在暴晒过程中会分解大部分卟啉,而在食用前,干木耳又经水浸泡,其中含有的剩余卟啉会溶于水,这样对于人体就没有伤害了。

过去,有很多的人食过新鲜的黑木耳,出过事。所以就没有人再去食用新鲜的黑木耳了。

周子轩之所以要用黑木耳换大米,就是不想收钱。

你想一想,谁的钱多?当然是那些有钱人。

只要周子轩这里一卖粮,不过一天,周子轩手上的大米,就会全部进入那些粮商的仓库中。

那样一来,流民还是解决不了困难。

而黑木耳,在襄阳是无人要的东西。富人家没有,只有那些没有吃的流民才会冒死去吃食。

所以说,现在手上有黑木耳的就是那些流民。

骆勇男派了上百人去流民点散布的消息很有效果。

不到一天,襄阳城内城外的人都知道,“同济粮铺”的老板用大米换黑树耳。

听到这个消息,城内城外的粮商们都歪了歪嘴。用不能吃的黑木耳换精贵的大米?谁信谁傻。

而那些流民,刚开始也不相信,谁这么好心?

可是,肚子不让他们不相信!试试看呗。

于是,在第二天的早上,天还没有亮,“同济粮铺”的门外挤满了人,有三四百之多。

当周子轩被喊醒后来到了楼阁,看到外面的人群,他乐了。

“马上开门,派人出去喊话,每个人最多只能换取一斗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