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十一章 往京口李宋初遇(2 / 2)


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

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

一壶浊酒喜相逢。

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”

李钦已是宗师境界,中气十足,此时提气高歌,自是声震数里,两岸咸闻。

为他操船的军士,虽不解其中大意,但也听出了里面,豪爽阔达之意,顿时拍手叫“好”起来。

“好……好在何处?”李钦笑着问他。

军士张口,却回答不上来,只是弱弱的说:“我就是觉得好!发自内心的……”

“哈哈!”李钦一笑,正想说些什么,忽见前方一支挂着“宋”字号旗的船队从下游行来,其间有男子立于船头,用很是好听的声音提气相询:“未知方才是哪位高人在此放歌?在下宋师道这厢有礼了。”

“宋师道?天刀宋缺之子?”李钦双眼一眯,心中顿时伸出几分想法来。

如今天下,除了皇室杨家之外,声名最著者莫过于四姓门阀:宇文阀、独孤阀、李阀、宋阀,三北一南,各领风骚。

宇文阀乃前朝皇族,与当今皇室亦有亲密的关系。

独孤阀乃是当今的后族,家族之中惯出妃嫔皇后。

李阀向为关陇军事豪门,其阀主李渊亦是杨广之表亲。

这三大北方门阀,不是胡人出身,就是混有胡人血统。

而只有南方的宋阀,则一直坚持传统,严禁族人与汉族以外的人通婚,故在江湖上被视为汉族正统。

宋阀之主“天刀“宋缺有天下第一用刀高手之称。

文帝杨坚在位时,以“天刀”宋缺的雄材大略,仍不敢轻举妄动,还韬光养晦,潜心修隐,免招大祸。

到杨广即位,内乱外忧,朝政败坏,叛乱四起,宋阀才再次活跃起来。

此时朝政败坏,宋家凭其在南方的人面势力,轻易打通所有关节,公然贩运海盐。

李钦所见的这支船队,便是宋家由东往西,用以贩卖海盐谋取暴利的。

对于宋阀,李钦所知的不多,但也知道那是一个何等可怕的庞然大物。

不过李钦并没有害怕,他读过《大唐双龙转》自是明白,宋阀对中土各个势力的态度如何。

宋阀是坚持汉人正统,亦有以南统北的心思,这和李钦的大略是一致的。

就江湖上各个势力来考虑,李钦觉得自己似乎可以把宋阀视为可以攻略的盟友。

尽管,他并没有和宋阀的人交涉过。

“嘿……以前我那是没有时间精力去处理这等纷杂之事。不过眼下么……”李钦在自己晋入宗师之后,一些交涉镇压之举,应该可以进行了。

李钦思索一番,主意已定。面对宋师道的客气,李钦却是从小舟上站起,遥遥的向宋师道拱手回礼:“方才是在下妄言,恐有辱尊听,不敢称高人。”

“如此佳作,若还说是妄言,只怕天下九成以上的文人都要羞愧的无地自容了。”对于李钦的客气,宋师道哈哈一笑:“阁下雅致,想必不凡,还请上船一叙,以便请教。”

宋师道直接向李钦提出邀请。

“好!”李钦答应了。

“如此,还请阁下将舟靠近,我正好放下绳梯!”宋师道遥遥的向李钦建议。

“哪里需要那么麻烦!”李钦大笑一声,双足一蹬的从小舟上腾空而起,直入七八丈高的虚空。

在半空之上,他大袖挥舞,左右扇出无穷的劲风,竟是凭借着这一点凌空而坐的动力在生生向前迈出了九步。

李钦步伐颇大,凌空一步,便是一丈之遥。

九步之后,他离小舟已有近三十米了,可宋阀的大船离他尚有两百余米。

李钦手上空无一物,如今似又是旧力已尽,新力未生之时。

谁都以为李钦会就此陨落江中落得一身狼狈,却不想李钦确实是落下了。只是他落得很轻,从数丈高空往下,他足尖轻点江面,竟然只泛起点点涟漪。

涟漪还未散开,李钦便直蹿向前。

这一番飞驰,虽然没有了最初那宛如神仙中人的飘逸,却另有一番豪迈迅捷的味道。

如此不过几息,李钦便以窜到了宋阀的船边。

当下,他伸手轻扣艨艟的船板,身形顿时如箭矢一般直冲天上,最终在船头上方一丈高的地方曼妙的转了一个身子,轻轻的落在船板上。

这一番渡江临船之举,让船上的宋阀之人看得呆了。

他们似乎还没有听说过有谁轻功竟能如此了得,竟然能横渡数百米的江面。

“好!”在李钦落于船上之后,他们呆呆的看了李钦好一会儿,这才欢喜的鼓掌叫好。

而一直站在船头看着这一幕的宋师道,也在周围众人叫好的同时,低首看了看了李钦的脚面。此时,他惊讶的发现李钦在涉水渡过了这么长的一段江面之后,李钦的脚底尽是一丝水渍也无。

“这么说来,他是将真气包裹在自己脚上来渡江咯?”作为宋缺的儿子,宋师道的眼光还是有的,他一下子就猜中了李钦渡江的手段。

只是猜测出来的结果,让他更加惊异于李钦这个人。

因为他看到了李钦那年轻的面容。

“他有二十五岁没有?”宋师道看着脸蛋光滑,颇显年轻的李钦,心中骇然:“能够将真气完全包裹双足,进而渡江……这恐怕得有宗师的水准。而不到二十五岁的宗师,这说出去会让整个江湖抓狂的。奇怪,我原来怎么没听说江湖上有这么一号人呢?”

宋师道想着,对待李钦的态度越发客气几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