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5章(1 / 2)





  于是, 次日一早,秦昕就得知了顾璟特意让人递进来的消息,整个人都有些懵, 傻傻地坐在窗边, 久久没有回过神来。

  大丫鬟书香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她, 只能重复着同样的话,柔声劝道:“姑娘,二皇子殿下待您是真心的。”

  说来说去都是这句话!秦昕不耐烦微微蹙起了眉。

  真心?真心有什么用!

  她就这么从堂堂二皇子妃变成一个无名无份的侍妾, 这让她如何能甘心!

  说到底,二皇子待她也不过如此……

  秦昕微咬下唇,眸子里明明暗暗。

  可想归想, 对于秦昕而言,秦家靠不上,她现在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顾璟了。

  待到来日顾璟登上了那个至尊之位, 她还是可以青云直上,一步登天的!

  秦昕抿了抿樱唇,艰声问道:“二皇子要和哪家结亲?”

  书香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她的脸色, 答道:“姑娘, 是威远伯府的三姑娘云妍。”

  秦昕:“云娇娘?!”

  云妍小名娇娘, 是威远伯的独女,在云家很是受宠。

  但是, 这云娇娘从小就总爱和自己争风, 又争不过自己, 所以, 就恼羞成怒地与自己撕破了脸。

  若是日后, 云娇娘为正妃, 自己为妾室, 岂不是这辈子都要被云娇娘强压到头上不成?!

  以云娇娘娇蛮的性子,指不定会怎么磋磨自己呢!

  都是秦氿,把自己害到这个地步的!

  若不是秦氿回来,自己现在还是二皇子的未婚妻,未来的二皇子妃,是这京城中数一数二的贵女,更是人人艳羡的对象!

  想到这里,秦昕的眼眸里一点点变得越来越阴鸷。

  须臾,秦昕又问:“二皇子还说什么了?”

  书香摇了摇头。

  她也没见到二皇子,只是二皇子的贴身小内侍给她传的话。

  秦昕想了想,吩咐书香笔墨伺候:“我一会儿写封信,你去递给二皇子。”

  书香应了一声,让小丫鬟去备笔墨,自己给秦昕斟了杯茶,呈到她手边,好言好语地再次安抚道:“姑娘,您进了二皇子府,总比三姑娘要好得多,奴婢听说,太夫人给三姑娘找的只是一户寻常的举子,家无几亩田,以后三姑娘嫁过去,怕是日日要与那柴米油盐过日子。”

  书香只能尽量捡秦昕爱听的话来说。

  秦昕的嘴角微微地翘了翘,脸上又多了笑意。

  不止如此呢!

  这个程举子是侯夫人苏氏精挑细选的。

  她听说,那的确是个二十岁的举子,听着是少年英才,可惜啊,自打上次春闱名落孙山后,不但不思进取,反而成日流连青楼楚馆,附庸风雅。

  还学了那些个风流雅士养起了外室,把家财败了个精光,最后把家中的妹妹嫁给了一个五十来岁的富商,换了一大笔聘礼。

  于秦氿,侯夫人是隔房的婶母,决定不了她的亲事,但是祖母可以!祖母这人就是耳根子软,还真当侯夫人给秦氿挑了个好的呢。

  秦昕优雅地浅啜了一口热茶,心情舒缓了许多,略带嘲讽地说道:“若是我这三妹妹愿意乖乖嫁给耶律栾和亲北燕,说不定反而更好,她好歹还能得郡主、公主什么的虚封,等来日嫁到北燕去,那也堂堂的王子妃。”

  “可惜啊,她是个得陇望蜀的。”

  “不知道祖母什么时候会向三妹妹提呢。”

  只是想想,秦昕都有些迫不及待了,心里琢磨着一会儿就去找秦太夫人说说。

  秦昕很快就写完了信,让书香将信带了出去,她自己则去了荣和堂。

  等到了黄昏定省时,秦氿请了安后,被秦太夫人留了下来,一起留下的还有侯夫人苏氏。

  秦太夫人把那程姓举子的情况一说,含笑道:“他比你大了六岁,年纪虽然大了点,但也只是为了科举才耽搁了亲事。

  “你二婶母费了好大的心思才挑了这么个合适的人选,我琢磨着咱们家挑个日子,你去与他见见,若是觉得好,就早点把亲事订下吧。”

  “氿姐儿,你说呢?”

  秦氿:“?”

  这什么莫名其妙的事啊?!

  秦氿的眼角抽了抽,抿唇笑:“祖母,我的亲事,不着急。”

  “怎么能不急呢。”秦太夫人耐心地说道,“氿姐儿,你都十四了,咱们这等勋贵人家,光是三书六礼就得走上一年多,届时,你也及笄了,刚好可以出嫁。若是再拖下去,你岂非要拖到十七八岁?”

  等到十七八岁也无所谓啊!秦氿心里是一点也不着急。更何况,就算她不得不入乡随俗,也绝不接受这种盲婚哑嫁!

  而且,这什么程举人,哪怕她们说得再天花乱坠,只要和苏氏扯上任何关系,就绝对不是什么夫婿的好人选。

  秦太夫人见秦氿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,心里更急了,苦口婆心地继续劝道:“氿姐儿,你从小在乡野长大,若嫁的门第太高,多少会被婆家嫌弃。”

  “皇后娘娘是宠你,但她再宠你,也管不到你房里的事,更管不了你婆婆要你立规矩。”

  “程家现在看着是有些清贫,但是你有侯府撑腰,又有嫁妆傍身,不会让你受苦的,等到日后程举人中了进士,入了翰林,为官为相,总是能为你挣下诰命的,让你妻以夫贵。”

  “你们少年夫妻,日后他富贵了,也会记得你的好的。”

  秦氿听得烦了,拒绝道:“祖母,长兄如父,长房虽无父无母,但还有大哥在,我的亲事由大哥作主便是。”

  她的意思就差直说,不用太夫人和侯夫人“多管闲事”了。

  秦氿直接把自己的婚事推给了秦则宁,然后气定神闲地起身福了福,就告退了。

  通往堂屋的那道门帘被高高掀起,又轻轻落下,苏氏气不打一处来,咬牙道:“母亲,您瞧她,还有没有点规矩了?!”

  秦太夫人望着摇曳的门帘叹了口气,道:“既然她不愿意……”

  苏氏尖声打断了秦太夫人:“母亲,这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别说大伯和大嫂已经先去多年,就算他们还在世,您是氿姐儿的嫡亲祖母,为她操持婚事,那也是理所当然的!哪轮得到一个小姑娘家家说愿意还是不愿意的份!”

  “可是氿姐儿是个有主意的人。”秦太夫人迟疑道。

  虽然秦氿回京才两个月,但是秦太夫人对这个孙女已经颇有几分了解。

  她这个孙女啊,那可是一有不快就能翻桌子的人,她都说不愿意了,自己哪能再勉强她。

  万一她一言不合又离家出走,去凤鸾宫住着不回来了,那自己该怎么办?!

  苏氏眸光微闪,哪里甘心就这么铩羽而归,又道:“母亲,照儿媳说来,氿姐儿许是还想嫁进那等簪缨世家呢。”

  “但是,她也不想想,这满京城的府邸谁人不知道她是外面长大的,琴棋书画一窍不通……哎,再加上又刚出了昕姐儿的事。”

  “母亲,昕姐儿成了二皇子的侍妾,这名声上多少……又有哪个勋贵府邸愿意娶一个侍妾的妹妹为正室。”苏氏有理有据地说道。

  秦太夫人想想也觉得有理,可还有有些犹豫,“但氿姐儿她……”

  苏氏出了个主意:“母亲,不如先把那程举人请来,让他们‘偶遇’一下,说不定,氿姐儿见过人后,就会改变主意了。”

  “那程举人别的不说,长得是真好。”

  “母亲,若是错过了这次,想再寻一个和氿姐儿般配的人家,就难了,这氿姐儿的年纪也拖不起……”

  秦太夫人:“……”

  秦太夫人慢慢地捻着手里的佛珠串,想了又想,终于应了:“好,就依你的意思吧。”

  反正也只是让两个孩子先见上一见,若见了人后,秦氿还不愿意,再说吧。

  “是,母亲。”苏氏愉快地应了。

  她心里琢磨着,只要秦氿和那个程举人“相看”了,她就能对外说,秦太夫人给秦氿挑好了人家,到时候,这名声都传出去了,秦氿要是不嫁,那就是退婚,她的名声还要不要了?!

  不管秦氿愿不愿意,她只能嫁!

  想到这里,苏氏在秦太夫人看不到的角度翘起了嘴唇,心情甚好,感觉这两个月的浊气霎时一扫而空。

  屋外寒风呼啸,进入十一月底后,天气越来越冷,京城连下了三天的大雪,变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。

  十一月二十九日,大雪终于停了,端王顾霄和端王妃奉诏进京。

  当日,端王夫妇俩便进宫来求见皇帝。

  皇帝在御书房见了他们,抬手给他们免了礼,笑着招呼道:“皇叔,皇婶,坐下说话吧。”

  但端王和端王妃还是把礼做足了,才坐了下来。

  这刚一坐下,端王妃就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:“皇上,听说您给泽之挑了一门亲事?”

  皇帝颌首道:“是皇后的嫡亲外甥女,忠义侯府的嫡出三姑娘。”

  皇后的外甥女?端王妃眼睛一亮,心里觉得不错:谁都知道卫家家风好,又是簪缨世家,皇后的外甥女必是个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