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四百八十二章 :攻略中原(三)(2 / 2)

“你!”刘建国、郭忠等人闻言顿时大怒,刚要作,却被张兴汉伸手制止。

“久闻张灵甫忠义无双,乃黄埔英才,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。”张兴汉微笑着道:“濮阳一战,灵甫兄你一战成名,打的我麾下精锐狼狈不堪,损失惨重。

如此智勇双全之英才,如果能用在对抗外族侵略,保家卫国的战场上,必是敌人之噩梦存在。”

张兴汉恭维的话语,多少令喜欢戴高帽心高气傲的张灵甫敌意有所减弱,语气稍微缓和道:“败军之将不足言勇,日寇侵我国土,杀我同胞,灵甫恨不能杀光而后快,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奔赴疆场,为国效命!甚憾也!”

张兴汉抓住话匣,道:“将军一片赤诚报国之心,昔日九一八事变起,关外四省尽数沦丧敌手,为何没有机会上前线杀敌报国呢?”

张灵甫先是一怔,后恍然醒悟,瞪了张兴汉一眼道:“灵甫是军人,政治上的事情无心也无意过问。”

“军人的天职固然是行军打仗,但也要分得清为谁打仗,为谁卖命,你我都是中华军人,理应为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,荣辱兴衰而战。

而不是为某些人个人的**统治愚忠到底。”

张兴汉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说,只是随口说了两句,点到即止,便不等张灵甫反驳,话音一转道:“灵甫兄,连日行军作战,想来你也很疲惫了,张某就不打扰你休息了,先告辞了。”

说完,转身带头就走,没走两步,又突然回头道:“哦,对了,灵甫兄,晚上我会在关内设宴,到时候还请你和其他几位仁兄赏脸光临,我们只谈军事,只谈军人之间的抱负理想,不涉及任何政治!”

张兴汉等人离开后,张灵甫才心情复杂的站了起来,走到窗户旁,看着张兴汉一行人逐渐远去,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。

离开了张灵甫营房后,张兴汉又先后到汤恩伯,关麟征,王耀武、杜聿明等人的关押营房一一慰问见面。

除了杜聿明和张灵甫先前的态度差不多外,关麟征、王耀武以及汤恩伯等人均是以军人之礼向张兴汉敬礼,表现出了很大的尊敬。

对于张兴汉的问话也是积极回答,一副相谈甚欢的样子,仿佛他们并非是战败投降的俘虏,而是来东北军这边做客的客将。

对于这几人的表面做派,假意奉承张兴汉又岂能看不出来,只不过他现在也没必要撕破脸皮。

他明白,能否让他们为自己所用的根本问题不在他们身上,而是在于蒋委员长。

只要蒋委员长倒台或者同意和谈,组建起新的国民zhèng fu,他们这些职业军人也就会顺应局势在新zhèng fu内任职下去。

因为这不是党派之争,也不是外族侵略,而是国民zhèng fu内部的争斗。

无非就是谁掌权谁下台的问题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当天晚上,张兴汉留孙楚作陪,宴请杜聿明、张灵甫等zhong yang军大小军官数十人。

暗中却派刘建国率军出天井关,星夜奔袭济源,准备攻取焦作,新乡等黄河以北地区。

这些地区,zhong yang军都已经开始撤退,几乎成了空城一座。

刘建国这次去,几乎类似于接收,为大军下一步南渡黄河做准备。

而与此同时,太原城内,刚刚抵达的蒋百里也会同黄显声,刘国栋、张廷枢、沈克等人宴请阎锡山、杨爱源等山西一众党政军要员。

席间,对于张兴汉没能来太原,阎锡山明显有些失望。

不管怎么说自己这么大一个军阀举家投降,你张兴汉好歹也得给个面见不是?

面对阎锡山言下

之意的微微不满,蒋百里朗笑着道:“百川兄,这个你有所不知啊,如今局势千变万化,对于我们来说是进取中原的大好良机啊,兴汉他给我电电文中提到,要在最短的时间内,争取能与百川兄,星如兄以及诸位山西同僚们,齐聚南京相见。”

阎锡山先是一怔,随即在杨爱源的咳嗽声提醒下,幡然醒悟,开怀大笑起来。

杯觥(gong)交错中,蒋百里提出了杨爱源所部会合徐永昌、商震等部,随刘国栋的第3集团军南下,准备参加南渡黄河,进取中原的战役。

其实事实上,徐永昌与商震所部已经与阎锡山决裂,蒋百里所征求的也只是杨爱源这支部队的开拔调动。

阎锡山倒也识趣,欣然答应,虽然有点担心张兴汉会拿他们当炮灰,借以消弱杨爱源所部的实力。

但考虑到,杨爱源领军在外,更能与阎锡山遥相呼应,所以这事他们参加宴会前就秘密商讨过,蒋百里一提出。

阎锡山就爽快答应,如此还能换来张兴汉与蒋百里的信任,这对于日后的处境是有利的。

谈笑间,数十万晋绥军与东北军的调动就安排好了,蒋百里也是十分高兴,端起酒杯,带着东北军一系将领,开始频频敬礼。

此间决定,由黄显声的第一集团军七万多主力负责接收山西以及河北,负责维护地方治安,其中主力暂时屯驻太原。

刘国栋的第3集团军十万大军,在沈克、张廷枢等人的统率下,会同徐永昌、商震、杨爱源等部晋绥军,共计二十余万人。

次日,即要从太原出南下,准备参加进攻中原战役。(。)